中(西)医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速记!
1.《医学心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增减的变化——逍遥散和黑逍遥散
(2)药量增减的变化——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3)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应用——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
3.君药和主要功效来命名的是:龙胆泻肝汤、桃核承气汤、半夏泻心汤、黄连解毒汤、苏子降气汤。
4.火郁发之:清胃散、普济消毒饮。
5.以泻代清:凉膈散。
6.辛开苦降:左金丸、麦门冬汤、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7.应用高良姜的方剂:天台乌药散
8.生姜、干姜同用的方剂:厚朴温中汤、实脾散。
9.桂枝汤: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药后“啜热稀粥”。
10.小青龙汤:治疗外寒里饮证。其中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全方体现“散中有收”。
11.九味羌活汤: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
12.银翘散:“辛凉平剂”
13.麻杏石甘汤:石膏倍于麻黄。
14.败毒散:佐药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
15.大承气汤:主治①阳明腑实证。②热结旁流证。——体现“通因通用”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16.大黄牡丹汤: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17.大陷胸汤: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18.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等。
19.麻子仁丸: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20.济川煎: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等。
21.小柴胡汤:用量最大的是柴胡;人参的作用是①扶正祛邪;②益气实里。
22.蒿芩清胆汤: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证。
23.四逆散:主治——①阳郁厥逆证。②肝脾气郁证。柴胡为君,透邪升阳以舒郁;与白芍疏肝理脾;与枳实一升一降,舒畅气机,升清降浊。
24.逍遥散:薄荷的意义:疏散肝经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遏之热——疏肝散热。
25.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症状有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26.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配伍特点:寒热互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27.白虎汤: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28.犀角地黄汤:“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
29.凉膈散: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以泻代清”。
30.仙方活命饮: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金银花为君药。
想要了解更多医师资格考试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
---------------------------------------------------------------------------
推荐阅读: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