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考学习变得轻松简单!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干货 | 中药学【易错考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干货 | 中药学【易错考点】汇总 消食药 1.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2. 山楂入肝经,能行气散结止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3. 神曲兼有解表的作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干货 | 中药学【易错考点】汇总


  消食药


  1.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2. 山楂入肝经,能行气散结止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


  3. 神曲兼有解表的作用。


  4. 麦芽的用法: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


  5. 麦芽的使用注意: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6. 莱顏子的使用注意:不宜与人参同用。


  7. 鸡内金入膀胱经,有化坚消石之功,治疗砂石淋证,胆结石。以本品“烧存性”,治小便 淋沥,痛不可忍。


  8. 山楂善于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生麦芽功偏消食健胃,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莱殖子具有 降气化痰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涩精止遗的功效。


  驱虫药


  1. 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 暂时不宜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物,


  2. 使君子的用法用量: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1.5 粒,1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日。


  3. 使君子的使用注意: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 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4. 苦楝皮的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5. 槟榔驱虫谱广,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届优,0耕绦虫症疗效最佳。


  止血药


  1. 大蓟与小蓟的区别


  相同点:二药均能凉血止血,散逍拦用治血热出血证以及热毒痈肿,常相须为用。不同点:大蓟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作用较强,多用于治疗吐血、咯血及崩漏;小蓟凉血 止血、解毒散瘀消肿作用弱于大蓟,但兼能利尿,故治疗尿血、血淋为优。


  2. 白茅根与芦根的差别


  相同点:白茅根与芦根均能清肺胃热而利尿,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和小便淋痛,且常相 须为用。


  不同点:白茅根偏入血分,以凉血止血见长;而芦根偏入气分,以清热生津为优。


  3. 三七、茜草与蒲黄的对比


  相同点:三药均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治疗瘀血阻滞之多种出血。


  不同点:三七作用较优,不仅止血力强,化瘀力也较强,为止血要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出 血证,同时也长于活血定痛,为伤科要药,用于跌打损伤和各种瘀血肿痛;茜草则能凉血化 瘀止血,尤其适用于血热夹瘀出血证,并能活血通经,可用于血滞闭经、跌打损伤和风湿痹 痛等证;蒲黄化瘀止血并能利尿通淋,能治瘀血阻滞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以及 血淋涩痛证等。


  4. 小蓟长于治疗下部出血,大蓟长于治疗上部出血。


  5. 地榆尤宜于下焦出血;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


  6. 地榆的使用注意: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 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7. 槐花的用法: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8. 侧柏叶可生发乌发。


  9. 三七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为伤科要药。


  10. 茜草善于治疗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11. 蒲黄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


  12. 白及为收敛止血要药,用于肺胃出血。对于疮疡,无论未溃或己溃均可应用。


  13. 白及的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14. 艾叶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妇科安胎之要药;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 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


  15. 仙鹤草功效: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想要了解更多医师资格考试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


  ---------------------------------------------------------------------------


  推荐阅读:


  【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中医脉学金口诀!


  中(西)医医师考试【儿科学】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新老专长政策】非中医专业的考证途径


  【中医考试考点速记】方剂重点章节考点总结


  报考医师资格证还需要社保证明?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反馈:kefu@renminyixue.com
商务合作:shangwu@renminyixue.com
加入我们:hr@renminyixue.com
举报邮箱:tousu@renminyixue.com
客服电话:400-875-3006
备案:豫ICP备15034326号
河南正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06-2020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