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考学习变得轻松简单!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对口升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快来掌握
对口升学考试科目为“3+X”(即:三门文化课+专业课)的形式,文化课为语文、数学、英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对口升学语文科目记叙文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口升学考试科目为“3+X”(即:三门文化课+专业课)的形式,文化课为语文、数学、英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对口升学语文科目记叙文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口升学答题技巧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口升学答题技巧二、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时间的先后


  6.地点变换线索


  找出其线索的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对口升学答题技巧三、记叙顺序


  1.顺叙:


  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1、2、3、4、5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5、1、2、3、4、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1、2、X、3、4、5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对口升学答题技巧四、人物的描写方法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角度:


  正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2.神态描写(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3.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侧面描写——以环境渲染烘托;以他人来衬托;他人的反应来衬托 (方法)


  对口升学答题技巧五、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背景(指自然状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衬托人物……的形象、预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对口升学答题技巧六、怎样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连贯,就是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它的要求有:


  1.有统一的话题,包括在一个较长的单句中主语要一致。


  2.有合理的句序。


  3.有过渡衔接的句子。


  4.构成一组整句的句式要统一。


  对口升学七、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想要了解更多对口升学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


  ---------------------------------------------------------------------------


  推荐阅读:


  对口升学和普通高考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同之处?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反馈:kefu@renminyixue.com
商务合作:shangwu@renminyixue.com
加入我们:hr@renminyixue.com
举报邮箱:tousu@renminyixue.com
客服电话:400-875-3006
备案:豫ICP备15034326号
河南正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06-2020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