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化学烧伤相关考点总结如下:
化学烧伤的临床表现
化学烧伤常常伴有化学品中毒:中、小面积的化学烧伤能引起病人死亡,主要因中毒所致,如黄磷烧伤。由于各种化学毒剂不同,在体内的吸收、贮存、排泄也不一样,但多数经肝解毒,由肾排出。因此临床上多见肝、肾损害。
化学品蒸气或烟雾可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呼吸道烧伤:不少挥发性化学药物由呼吸道排出,所以化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或呼吸系统并发症(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等),并不少见。
1、酸烧伤
较常见的酸烧伤为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其共同特点是使组织蛋白凝固而坏死,能使组织脱水,不形成水疱,皮革样成痂,一般不向深部侵袭,但脱痂时间延缓。
2、碱烧伤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也可使组织脱水,但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能皂化脂肪组织。皂化时可产热,继续损伤组织,碱离子能向深处穿进。疼痛较剧,创面可扩大、加深,愈合慢。
3、磷烧伤
磷烧伤是有特点的化学烧伤。磷与空气接触即自燃,在暗环境中可看到蓝绿色火焰。磷是细胞浆毒物,吸收后能引起肝、肾、心、肺等脏器损害。
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
(1)立即脱离现场 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并立即迅速地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冲洗时间在20~30分钟。头面部烧伤时,特别是眼睛,应首先冲洗。生石灰烧伤时,在清洗前应将石灰去除后冲洗,以免遇水后石灰生热,加深创面损害。
(2)防止全身中毒的发生 根据化学物质特点。采取中和与解毒措施,及早采用解毒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还应注意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
化学烧伤的损害
化学烧伤的致伤因子与皮肤接触时间长短不一,某些化学烧伤可以对组织造成进行性损害,甚至通过创面等途径吸收,导致全身各脏器的损害和中毒。
1、局部损害
(1)酸烧伤:酸与组织接触后,凝固组织蛋白,局部形成一层痂壳。
(2)碱烧伤:碱与组织接触后。皂化脂肪组织形成可溶性的碱性蛋白,都可以继续使组织破坏加深。
2、全身损害
化学烧伤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局部损害,更严重的是,有些化学物质吸收后引起中毒和内脏继发性损害,甚至死亡。
化学烧伤的治疗方法
1、迅速脱离污染物,并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20~30分钟以上。有时应先拭去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如干石灰粉),再用流动水冲洗,以避免与水接触后产生大量热,造成创面热力烧伤等进一步损害。冲洗完后可再用相应的中和剂,中和时间不易过久,片刻之后再用流动水冲洗。
2、及时确认是否伴有化学物质中毒,并按其救治原则及时治疗。如一时无法获得解毒剂或肯定致毒物质时,可先用大量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C静脉滴注、给氧、输新鲜血液等,如无禁忌,及早应用利尿剂,然后,据情况选用解毒剂。
3、烧伤病毒按烧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休克复苏及创面处理。早期切除Ⅲ度焦痂,消除深Ⅱ度创面坏死组织,以切断毒物来源。
4、及时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协助诊治。
总之,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同一般烧伤。应迅速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采取有效解毒措施,防止中毒;进行全面体检和化学检测。
想要了解更多主治医师考试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也可以关注公众号“人民医学网教研服务”。
---------------------------------------------------------------------------
推荐阅读:
主治医师是什么级别?医院里医生的等级又是怎样划分的?快来了解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