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中医药实用技术凭借其简、便、廉、验的优势逐渐受到百姓的追捧和青睐。
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并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中医类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实用技术培训。此后,中医药实用技术的推广、培训和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最适合基层医生学习的中医实用技术都有哪些呢?
一、针法类
“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
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
“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写适宜"。
二、灸法类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手法类
手法类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推拿流派是指在推拿操作与临床运用等方面通过世代传袭逐渐形成不同于别人的、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的群体。
四、中医外治疗法
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拔罐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等。这些疗法在体表施术,治疗疾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
中药外治法应用由来已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灸、熨、熏、洗等多种外治法,《黄帝内经》认为应根据病证不同选用内治和外治法,提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学术思想。
在历代医家的重视下,外治法无论在药物应用、方法使用以及治疗疾病的种类上都不断发展,在《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著作中随处可见各种外治方法,这些简洁、巧妙、有效的方法形成了中医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五、中医内服法
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饮食药膳、膏方疗法等。
六、中药炮制
“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实用技术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也可以关注公众号“人民医学网教研服务”。
---------------------------------------------------------------------------
推荐阅读: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