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考学习变得轻松简单!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医内科主治】中药四气五味考点总结
四气五味是我们学习中药学的开端,了解药物的四气五味归属,对我们学好药物的功效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气五味是我们学习中药学的开端,了解药物的四气五味归属,对我们学好药物的功效有非常大的帮助。


  今天小编把常考的相关考点给大家准备好了,有需要的记得收藏啦:


  四气


  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


  温热药: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


  寒热错杂、阴阳格拒——张介宾“以热治寒,而寒拒热,则反佐以寒药而入之;以寒治热,而热拒寒,则反佐以热药而入之。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泄、燥、坚阴的作用。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能下、能软”。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在后面单味中药学习的时候,虽然官方教材并未给出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归属,但是老师建议大家在有精力或是临床常用中药的情况下,还是要自己去查一查药物的四气五味归属,这对我们学习每味中药的功效主治非常有帮助。


  想要了解更多内科主治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也可以关注公众号“人民医学网教研服务”。


  ---------------------------------------------------------------------------


  推荐阅读:


  2022中医内科主治命题规律及备考思路点拨


  通过主治医师考试,就直接可以评主治职称了吗?


  @22年考生:你离内科主治医师证书只差这一步!


  通过主治医师考试以后,就可以评主治了吗?


  多地缩短主治医师考试报考年限!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反馈:kefu@renminyixue.com
商务合作:shangwu@renminyixue.com
加入我们:hr@renminyixue.com
举报邮箱:tousu@renminyixue.com
客服电话:400-875-3006
备案:豫ICP备15034326号
河南正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06-2020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