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开展中医诊疗活动执业管理办法》,明确自2022年2月7日起,所有非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可以开展中医诊疗活动!
01、政策适用范围
为促进中西医结合,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推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取得临床类别、口腔类别的执业医师(不含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中医诊疗活动的执业管理。
以往开展中医诊疗需要中医执业证,而只有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或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才能报考。
《办法》打破了中医执业的旧规定,这一措施,有利于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学习、运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02、政策适用对象
取得临床类别、口腔类别的执业医师(不含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中医诊疗活动的执业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03、可以开展哪些中医诊疗活动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参加市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批准或委托举办的不少于2年的西医学习中医系统学习培训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其原执业范围内从事与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相同的中医诊疗活动。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参加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举办的专项中医医疗技术培训班,并经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考核通过取得相应证书的,可以在其原执业范围内开展专项中医药技术。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经医疗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以在其原执业范围内应用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制定的本专业临床诊疗规范或指南推荐的单味中药饮片。
04、开展中医诊疗活动的条件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经过中医药相关教育或培训且考核合格的,通过相关程序登记或授权,根据其执业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开展与其原执业范围相关的中医诊疗活动。
后续培训要求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当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
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每年应当参加不少于10个二类学分的中医药相关继续教育项目。
本通知自2022年2月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2月6日。
想要了解更多医师新闻资讯,免费获取学习课程,可以多多关注人民医学网哦;也可以关注公众号“人民医学网教研服务”。
---------------------------------------------------------------------------
推荐阅读:
医师网报进行中,这4个问题要特别注意!第3个问题事关成绩查询!
【声明:此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